学习笔记(十一)——Linux Shell 基础知识

1. shell 特性:

使用 history 命令查看命令历史:

[root@localhost ~]# history

用户的 history 记录位于用户家目录下 .bash_history 文件中:

[root@localhost ~]# vim ~/.bash_history

有关 history 的相关快捷操作:

[root@localhost ~]# !!    //上一条命令

[root@localhost ~]# !$    //上一条命令的最后一个参数

[root@localhost ~]# !n    //执行 history 中的第 n 条记录

[root@localhost ~]# !字符 //执行 history 中以指定字符开头的最近一条命令

通配符: * 匹配 0 个或多个字符, ? 匹配一个字符。

作业控制: ctrl+ z 将进程放入后台, jobs 查看全部后台进程, fg %n(数字)将后台进程号为 n 的进程放回前台, bg %n 将前台进程号为 n 的进程放入后台, kill %n 将后台进程号为 n 的进程杀死,& 放在命令后表示将进程放入后台执行:

[root@localhost ~]# sleep 3000 &

 

2.变量:

系统变量都是大写。

通过 env 可以列出当前用户的所有环境变量以及用户自定义的全局变量:

[root@localhost ~]# env

set 命令可以把所有变量列出来,包括 env 列出的所有变量和当前shell 的自定义局部变量(使用 export 命令可以声明全局变量:export myvar=”test” ,不使用 export 命令声明的则是当前shell 的局部变量 myvar=”test”):

[root@localhost ~]# set

假如现在当前 shell 定义了一个全局变量export myvar=”test”,现在想取消这个全局变量,使用 unset 命令:

[root@localhost ~]# unset myvar

不加任何参数的 export 命令表示声明所有环境变量以及用户自定义变量:

[root@localhost ~]# export

 

3.系统环境变量和个人环境变量配置文件:

/etc/profile PATH  USER  LOGNAME MAIL  INPUTRC  HOSTNAME HISTSIZE  umask 等环境变量在该配置文件中设置。

/etc/bashrc $PS1 umask 等环境变量在该配置文件中设置。

~/.bash_profile 用户私有的环境变量在此配置文件中设置。

~/.bashrc 用户私有的环境变量在此配置文件中设置。

简单来说,profile bashrc 的联系和区别如下

1)在用户登录时,profile 配置文件(包括 /etc/profile ~/.bash_profile)执行(source /etc/profile;source~/.bash_profile),而 profile 配置文件的执行会导致bashrc 配置文件(包括 /etc/bashrc ~/.bashrc)执行(source /etc/bashrc;source~/.bashrc)。

2)用户在登录状态下打开一个新 shell 时,bashrc 配置文件执行,而 profile 配置文件不执行。

3)如果要修改环境变量,最好在 profile 配置文件中进行修改。

更多不同可以参考如下文章:

http://www.joshstaiger.org/archives/2005/07/bash_profile_vs.html

 

4.shell 中的特殊符号:

匹配符号,匹配 0 个或多个任意字符。

匹配符号,匹配 1 个任意字符

注释符号,其后面一整行的内容为注释信息

脱意符号,将特殊字符还原为普通字符

管道符号

[]  代表所包含字符中的任意一个:

[root@localhost~]# ls [ad]bc.log

abc.log  dbc.log

 

5.常用命令:

5.1 cut

切分显示。-d 指定分隔符,和-f 配合使用, -f 指定所要显示哪些列:

[root@localhost ~]# cut -d ‘:’ -f 1,3 /etc/passwd

[root@localhost ~]# cut -d ‘:’ -f 1-3 /etc/passwd

-c 指定每行从开始显示的字符数:

[root@localhost ~]# cut -c 1,3 /etc/passwd

[root@localhost ~]# cut -c 1-3 /etc/passwd

5.2 sort:

排序。-t 指定分隔符,和 -k 配合使用, -k 指定按分隔后的哪一些进行排序。默认情况下是根据 ASCII 码值由小到大排序,使用 -n 参数可以按数字大小排序,-r 参数逆序,即由大到小排序:

[root@localhost ~]# sort -t ‘:’ -k 3 -nr /etc/passwd

5.3 uniq:

去除重复行。-c 参数统计同样内容的行的数量:

[root@localhost ~]# … | uniq -c

5.4 tee

类似输出重定向,但比输出重定向多出一个功能,即可以在标准输出上显示。可以简单理解为 cat + >

[root@localhost ~]# cat /etc/passwd | tee /tmp/passwd.bak

5.5 wc:

统计文件行数、字符数、词数:

[root@localhost ~]# wc /etc/passwd

-l 参数只统计行数,-w 参数只统计词数, -m 参数只统计字符数(会比实际字符数多出一部分,因为每行行尾其实都有一个$ 符号结尾):

[root@localhost ~]# wc -l /etc/passwd

5.6 tr:

tr 用于替换,实际工作中使用并不多,可以参考之前的一篇博客,地址如下:

http://xitongjiagoushi.blog.51cto.com/9975742/1621301

5.7 split:

用于将一个大文件按要求分割为多个小文件,先人工生成一个比较大的文件:

[root@localhost ~]# for i in `seq 1 10000` cat /etc/passwd >> bigfile.log done;

-l 参数指定以多少行为一个子文件进行拆分,-b 参数指定以多大的文件大小为一个子文件进行拆分:

[root@localhost ~]# split -l 1000 bigfile.log

[root@localhost ~]# split -b 1M bigfile.log


参考资料:

http://www.aminglinux.com/bbs/thread-7717-1-1.html


本文出自 “细桶假狗屎” 博客,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://xitongjiagoushi.blog.51cto.com/9975742/1632780

郑重声明:本站内容如果来自互联网及其他传播媒体,其版权均属原媒体及文章作者所有。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