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ux服务管理之unit的概念

1. 类型

systemd开启和监督整个系统是基于unit的概念。unit是由一个与配置文件名同名的名字和类型组成的(例如:avahi.service unit有一个具有相同名字的配置文件,它是守护进程avahi的一个封装单元)。unit有以下几种类型:

  • service:代表一个后台服务进程,比如 mysqld。这是最常用的一类。

  • socket:此类配置单元封装系统和互联网中的一个套接字。当下,systemd支持流式,数据报和连续包的 AF_INET,AF_INET6,AF_UNIX socket。每个套接字配置单元都有一个相应的服务配置单元,相应的服务在第一个“连接”进入套接字时就会启动(例如:nscd.socket在有新连接后便启动nscd.service)。

  • device:此类配置单元封装一个存在于Linux设备树中的设备。每个使用udev规则标记的设备都将会在systemd中作为一个设备配置单元出现。

  • mount:此类配置单元封装文件系统结构层次中的一个挂载点。systemd将对这个挂载点进行监控和管理。比如,可以在启动时自动将其挂载,可以在某些条件下自动卸载。systemd会将/etc/fstab中的条目都转换为挂载点,并在开机时处理。

  • automount:此类配置单元封装系统结构层次中的一个自挂载点。每个自挂载配置单元对应一个挂载配置单元,当该自动挂载点被访问时,systemd执行挂载点中定义的挂载行为。

  • Swap:和挂载配置单元类似,交换配置单元用来管理交换分区。用户可以用交换配置单元来定义系统中的交换分区,可以让这些交换分区在启动时被激活。

  • target:此类配置单元为其他配置单元进行逻辑分组。它们本身实际上并不做什么,只是引用其他配置单元而已,这样便可以对配置单元做一个统一的控制,就可以实现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运行级别的概念。比如,想让系统进入图形化模式,需要运行许多服务和配置命令,这些操作都由一个个的配置单元表示,将所有的这些配置单元组合为一个目标(target),就表示需要将这些配置单元全部执行一遍,以便进入目标所代表的系统运行状态(例如:multi-user.target相当于在传统使用sysv的系统中运行级别5)。
  • timer:定时器配置单元用来定时触发用户定义的操作。这类配置单元取代了atd,crond等传统的定时服务。


郑重声明:本站内容如果来自互联网及其他传播媒体,其版权均属原媒体及文章作者所有。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