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ML中i、em、b、strong的区别

近期打算学习前端,记录点滴。

首先解释这4个标签各自的意思:

<i> 标签呈现斜体的文本。
<em>把文本定义为斜体强调的内容。
<b> 标签定义粗体的文本。
<strong>把文本定义为粗体语气更强的强调的内容。

有心人可能会发现,他们之间两两作用一致,为何要设计的这般“冗余”,搜了写文档,发现其中还是有它们存在的道理

在浏览器中,<i>和<em> 默认用斜体表示,<b>和<strong>用粗体表示。

<b>和<i> 标签定义与文本中其余部分不同的部分,并把这部分文本呈现为斜体文本。<b>和<strong>用来强调文本,并把这部分文本呈现为粗体文本。

<em>用来局部强调,<strong>则是全局强调。从视觉上考虑,<em>的强调是有顺序的,阅读到某处时,才会注意到。

<strong>的强调则是一种随意无顺序的,看见某文时,立刻就凸显出来的关键词句。

斜体和粗体刚好满足了这两种视觉效果,因此也就成了<em>和<strong>的默认样式。

<em>表示内容的着重点(stress emphasis),<strong>表示内容的重要性(strong importance)<strong>不会改变所在句子的语意,em 则会改变所在句子的语义。

<em>是句意强调,加与不加会引起语义变化。<strong>是重要性强调,和局部还是全局无关,局部强调用<strong>也可以,<strong>强调的是重要性,不会改变句意。

<b>和<i> 仅用来使文本呈现粗体和斜体,区别其它文本,不会产生任何语义的变化。

郑重声明:本站内容如果来自互联网及其他传播媒体,其版权均属原媒体及文章作者所有。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