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SQL innodb_flush_method

innodb_flush_method这个参数控制着innodb数据文件及redo log的打开、刷写模式,对于这个参数,文档上是这样描述的:

有三个值:fdatasync(默认),O_DSYNC,O_DIRECT

默认是fdatasync,调用fsync()去刷数据文件与redo log的buffer

为O_DSYNC时,innodb会使用O_SYNC方式打开和刷写redo log,使用fsync()刷写数据文件

为O_DIRECT时,innodb使用O_DIRECT打开数据文件,使用fsync()刷写数据文件跟redo log

 

首先文件的写操作包括三步:open,write,flush

上面最常提到的fsync(int fd)函数,该函数作用是flush时将与fd文件描述符所指文件有关的buffer刷写到磁盘,并且flush完元数据信息(比如修改日期、创建日期等)才算flush成功。

使用O_SYNC方式打开redo文件表示当write日志时,数据都write到磁盘,并且元数据也需要更新,才返回成功

O_DIRECT则表示我们的write操作是从mysql innodb buffer里直接向磁盘上写

至此我再总结一下三者写数据方式:

fdatasync模式:写数据时,write这一步并不需要真正写到磁盘才算完成(可能写入到操作系统buffer中就会返回完成),真正完成是flush操作,buffer交给操作系统去flush,并且文件的元数据信息也都需要更新到磁盘。

O_DSYNC模式:写日志操作是在write这步完成,而数据文件的写入是在flush这步通过fsync完成

O_DIRECT模式:数据文件的写入操作是直接从mysql innodb buffer到磁盘的,并不用通过操作系统的缓冲,而真正的完成也是在flush这步,日志还是要经过OS缓冲

原文地址:

http://www.mtop.cc/node/100

MySQL innodb_flush_method 【转载】,古老的榕树,5-wow.com

郑重声明:本站内容如果来自互联网及其他传播媒体,其版权均属原媒体及文章作者所有。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